“医药分家”喜忧两重天
如果医院不开药房,患者都到药店去买药,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,医院是不是就没有责任了呢?而且对那些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,也要求他们先在医院开处方,再到药店买药,是不是有些太不现实了……“医药分家”到底应该怎么“分”?如何拿出稳妥可靠的方案……种种问题又引发了关于医药分家诸多可能的大讨论。
■市民反应
肯定能省钱
但担心开的药买不到
53岁的老张患有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,平时每个月用于买药的钱就得1000多元,所以为了省钱,他现在经常拿着医生的处方到药店去买药,这样就能少花200元左右。他说:“如果门诊不卖药,对我们患者是好事情,真是能省不少药费!医院的药太贵了!”
李先生也认为此举是很好的便民之策,如今,很多大医院门前都开了药房,看门诊的市民出医院门凭处方买药也很多,关键是要组织好,政府部门不能放手不管,要监督好。
在药店做药剂师的张小姐告诉《市场报》记者,医药分家是件好事情,能让患者节省不少钱,因为药店的销售价格确实比医院便宜。比如像施复捷头孢丙烯片,医院要卖60元,药店会比医院便宜10元,其实这种药物就是消炎的头孢类药物,完全可以用售价仅为10元的普通头孢片来替代。但是像这样的药,因为太贵、销路不好,所以药店根本不进。但市民又比较信赖医院,所以即使拿了处方到外面的药店去买,也很难买到。
公务员姜小姐也向《市场报》记者表示了担心,她说:“如果每看一次病都要费很多时间在购药上,甚至有可能到处都买不到需要的药,还不如多花点钱在医院买好,免得浪费救命时间。如果要是医院不开药房了,把它包出去,又怎么能保证药品质量?现在给我们治病的是医院里的医生,吃的是医院进的药,以后相当于各自为政,吃的是药商进的药,我们怎能放心?”
■成功实践
药房托管试水 医院收入不降反增
医药分家有利于打破医院对药品的垄断权,从而促进药品价格的市场化,使患者能够买到低价的药品;同时有利于打破医院“以药养医”的格局,促使医院把更多功夫用在为患者治病上,而不是用在开大处方和“卖药”上,可望有效缓解患者“看病贵”之苦